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物聯網?

物聯網,比較持平地說,應該是存在很久了。
但是我這裡指的是,目前大家在講的那個物聯網,比較有未來感的那種。
 
本魯目前從事的工作,正是跟物聯網有關,可是我們公司並不做 application,多數的研發能量都投入在物聯網管這件事情上。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物聯網?

其實這有點像在說廢話。有人說要,有人說不要。
我並不想講一些 seller 跟 buyer 之間的事情,畢竟那方面我還是屬於比較弱智的,哈哈....
 
如果你問我一樣的問題,我會回答「需要」!
我的理由是,「未來」。 (你不懂啦!這是工程師的浪漫...  XDDD)
在未來成真之前,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未來需要去追求!而且我希望那個未來是很美好的那一種。
 
我知道這個熱門的題目,褒貶都有。可能是自己的工作就是做這方面的吧,要「褒」的話,感覺好像是自己在臭彈。所以,我打算寫一下「貶」。
 

「貶」

我只提技術上的問題,但或許見聞不夠,可能有以管窺天之見,就要請大大們包涵了。
以下就比較沒頭緒地列一列


物聯裝置消耗電力不是問題

現在的技術,你要裝置多省電,他就能多省電。但是省電的背後是有代價的,例如訊息丟失、訊息緩衝量、延遲等等。當你無法用低功率消耗說服別人的時候,那麼低功率消耗的意義是什麼?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應用場合,對功率消耗需要有不同的審美觀。我不是要爭論綠能、環保這些議題啦,而是想說,當你可以用 10 mW 的代價去換取 1 W 的節省時,你是否還有必要繼續用 1 mW 去換取 10 mW 的節省?當然,如果你用 0.9 W 的代價去換取 1 W 的節省,那肯定是有問題的。這完全是量級與比例的問題。
 
你會笑,靠!說這個不是白說的麻!
但工程師們,問一下自己,你在開發的時候是否評估過這件事情。
 
關於電力消耗,本魯淺見,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電池,而且是廢棄電池的問題。(就算你號稱用一顆電池撐三年,三年後還是要回收電池!物聯網裝置的量級可不是每戶電視遙控器的等級啊! 記得我某年國科會計畫評估一個城市,因物聯網產生的廢棄電池的等級我就要哭了....)
 
過去我在學校曾經想做的一個研究就是利用雜散電磁波進行無線充電(免用電池),有點像廢物利用的感覺,這個大家應該在這幾年應該是蠻常聽到的。事實上這種想法與技術,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只不過,過去的技術,造出來的東西都非常的醜陋而且巨大,跟今日能放在口袋中的尺寸還是有差別的。不過後來我還是放棄了,因為我曾經做過計算,依照本魯的能力,可能是無法研究出個真正能用的東西出來。
 

通訊協定的問題

這個我相信EE背景的人,多少也知道,不管是WiFi (或ip-based)、BLE、ZigBee、Z-Wave、ULE,甚至更往上一層走的協定 thread、CoAP、MQTT 等等有一大堆,甚至你用一般的 http 也可以做物聯網應用。有趣的是,每個人都宣稱自己在物聯網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坦白講,不管是什麼協定,訊息只要打得通,都可以成為物聯網的一員,甚至傳統「有線」的那一堆早都嘛物聯到不能物聯了(這個在建築業搞弱電系統的都很清楚)。
 
通訊協定的問題,我認為問題不在於「雜」,因為各種協定有它存在的必要、在適用場景上的優勢。問題在於,在「雜」之上,沒有原則、沒有統一,就好像 Linux 沒有 udev 的那種感覺。更大的問題是,現有的解決方案,大部分的排它性都很高(即便是同一種協定,IC vendor 給你的東西也可能有其限制),誰都想成為這個領域中的一代拳王啊!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但是退一步說,也因為雜,工程師才有飯吃啦!XDDD....
 
關於通訊協定,工程師們,你在做物聯網應用時,你如何選擇通訊協定?你的考量是什麼?
是西瓜偎大邊嗎?還是你老闆叫你那樣做你就照做啦?這個問題,其實需要一點經驗跟判斷力,不是盲從啊! (我相信一定有人在竊笑自己的老闆是豬頭.... 但我是覺得, 當你覺得不妥, 要提出來反駁, 大家交叉驗證一下比較好啦!)
 
關於處理「雜」這一點,正是小魯的公司,正面而且積極開發的技術核心之一。
 

滿足前端工程師的需要

前端工程師,我認為是最接近使用者的一群,跟普羅的EE工程師相比,他們真的非常特別!他們管的事情可多了!不論你信不信,一個產品的成功與否,我認為有9成都取決於前端與 ID 設計師(如果有實體產品),因為他們才是真正跟使用者對話的人!
 
就物聯網而言,我平心而論,前端工程師被忽略的很嚴重。你不能老是只給他RESTful的東西,那麼他們永遠就只能跟你RESTful,那可是很有侷限性的東西啊!你不能只給前端的人一支超級小刀,然後要他庖丁解牛!如果他做得到,我只能說:「I 服了 You」(然後打個廣告,拜託,我們公司超缺優秀的前端工程師!我是認真的哦!有意跟我們一起在物聯網領域努力的前端工程師,都歡迎跟我聯絡)
 
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我為什麼會覺得滿足前端工程師很重要。
其實一個產品從下到上打通,是所有人通力合作的結果阿!前端又不是唯一!
 
這邊再強調一次,他們是最接近使用者的一群。我嚴重懷疑,台灣到底有多少公司扼殺了這一票人的靈活跟創意!
 
我的觀點。在給予前端開發者優越的開發環境之前,物聯網的未來,還很遙遠。希望台灣EE工程師們,要想一想,為台灣科技業再創高峰,我們是不是得為另一個族群的人多設想呢?
 
關於這一點,也是本魯目前高度關注,而且積極面對的議題。不過,術業有專攻啦,我在前端這方面真的是有點弱~ XDDDD.... (嗷嗷待哺,訓練中....)
 

要讓 Maker 有一逞獸慾的機會

照顧Maker這一塊,這一兩年,政府也是有投入資源在支持啦!不過咧,就本魯的了解,流於形式的所在多有。政府有政策,就必須有人有績效產出嘛!
 
如果要說誰能讓 Maker 一逞獸慾,在我心裡的第一名大概就是台灣黑客松。光就堅持與理想性這兩點,就讓我深深地佩服了!這年頭,不是只辦Maker活動,而是誰能讓Maker發光發熱,那絕對不只是做對的事而已,我認為這真的是帶有點公益成分在的。
 
小魯覺得,Maker 是嘗試著想點火的那一類族群,如果這把火燒得起來,真的是希望無限。雖然說 Maker 要 make 的東西領域很廣,但我僅就 EE 與物聯網來說,我是認為台灣的廠商目前還是沒有給 Maker 很好的環境支援就是了。你可能會問我說,好的環境是什麼?我的回答:「完整的工作場域、教育訓練制度、商業化引導制度」。這三個目前沒有嗎?有!可是都是各自為政。政府如果要真正打造一個基地,就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我的意思不是說,有一個單位可以一次滿足這三個條件,而是說「誰能整合出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環境。
 
最棒的一點還有,是否有商業公司,願意無償地付出、協助,讓 maker 很好的點子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如果你問我?我們公司是不一定啦!不過就我個人的話,我是很願意就我能力所及之處,跟 maker 或其他新創公司一起成長互動,無償的!就像我的網誌介紹那樣!
 

後記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物聯網? 需要!
EE 工程師們!不要問物聯網可以為我做些什麼,而是要問我能為物聯網做些什麼。
 
(趕快做研究寫 paper....  要夠前瞻性!!!....  我真是死性不改....)
 
對物聯網這方面,我經常有一些想法,一時間不能說出全部啦!有想到在慢慢寫。
如果諸位大大在這方面有想要討論的地方,我都很歡迎哦!(趕快趕快~~~ XDD  有點像在共商國是的感覺,我們周末一起去太平島泡湯好嗎? ....  不要打我.....)
 
 
 
 
simen

An enthusiastic engineer with a passion for learning. After completing my academic journey, I worked as an engineer in Hsinchu Science Park. Later, I ventured into academia to teach at a university. However, I have now returned to the industry as an engineer, again.

2 Comments

  1. 能看到EE狂想曲真的很高興,高興的原因是知道一個工程師能做到多少事。我是一個機構工程師,下班後能夠清閒的跟孩子說聲晚安,偷個一小時看看書,當天的時間就用的差不多了。每隔一段時間,會反省完自己到底還該做甚麼,又在無限的雜事與工作之間被消磨殆盡。不知道為什麼,只想跟你說謝謝。

    ReplyDelete
    Replies
    1. Hi 博鈞兄~ 謝謝您!生活就像一碗清湯白麵,有時嫌它不夠濃烈,但偶而又令人感到平淡之中有細緻。平實而認真的滋味,是持久有韻的幸福 ^^

      Delete
Post a Comment
Previous Post Next Post